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完善纠错机制防征信“误伤”

时间:2025-11-03 20:36:38 浏览量:43663

提前偿还信用卡欠款,误伤却因银行内部信息流通不畅,完善导致消费者个人信用有了“污点”;偿还银行本金并收到银行出具的纠错机制《个人贷款结清证明》,却因银行上传信息时未认真核实贷款已结清的防征事实,导致消费者个人信用记录上了“黑名单”。误伤诸如此类个人信用记录被“误伤”的完善事实,干扰了消费者的纠错机制正常生活。(据6月14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诚信者,防征天下之结也。误伤征信机构出具的完善消费者个人信用报告,真实、纠错机制客观记录了借债还钱、防征合同履行、误伤遵纪守法等信用信息,完善是纠错机制消费者的“经济身份证”。贷款购房,发现信用卡逾期未还款上了失信名单,申请贷款购房的计划难免延迟;签约协议,查询征信记录,行政处罚信息赫然在列,期待已久的合作也许会中途搁浅。如今,保持和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若无信,可谓寸步难行。

保护消费者等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征信机构应当遵守的业务规则。现实生活中,当消费者在借贷、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时,就会产生不良信息,当这些不良信息被征信机构采集后,消费者个人信用就会出现污点。信用既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基石。高效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征信机构应当承担与其享有的权利相匹配的义务。比如,当不良信息被纳入征信系统时,征信机构应当履行提前告知义务,而不是在不良信用已经形成且纳入征信系统时再告知消费者。因此,征信机构应当健全运行机制,切莫以邻为壑、条块分割。征信机构内有关部门不应充耳不闻、各自为战,而应共建共享准确客观的征信体系。

尤其重要的是,征信机构应当搭建完善消费者反馈渠道,建立纠错纠偏机制,对于消费者反映的个人信用信息异议,及时核查、处理,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应当予以更正。消费者享有征信机构所采集信息的知情权与更正权,应当敢于主张、善于维权,毕竟个人信用一旦上了“黑名单”,自身经济活动将会处处受限、举步维艰。

消费者还应切实提高自身依法维权意识,当个人信用出现不良记录时,切勿盲目相信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所谓代理机构的虚假宣传,应当通过正规渠道依法提出异议与修复。通过征信机构与消费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量避免出现“误伤”个人信用事件,从而为经济活动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支撑。(徐文智

责任编辑:赵英男上一条:向绿而行,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下一条:没有了
产品中心
产品
服务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57东莞液压金属打包机,东莞金属剪断机厂家,龙门剪供应商
友情链接: 海南保亭:约谈督促网络订餐平台 要求加强入网餐饮点审核  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辅导报告会  山东荣成让消费维权更省力  倒计时1天  倒计时1天  南农晨读  营商环境再提升 北京通州受理市级管辖企业登记业务  重庆:“山城有信”扫“亮”后厨实况 高效助力消费维权  江西新余:为特色美味插上食品安全翅膀  福建开展经营使用非法医疗设备专项检查